巴州自然资源丰富,矿产资源包括煤炭、铁矿、铜矿等储量丰富。林业资源覆盖率高达65%,拥有大片原始林和次生林。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,有大小河流700余条,水能理论蕴藏量达850万千瓦。农业资源方面,巴州土地肥沃,农作物品种繁多,是粮食、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的重要生产区。
2.4巴州人口概况
根据最新统计数据,巴州总人口约为400万,人口密度约为32人/平方公里。其中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0%。巴州人口中少数民族占比较高,有土家族、彝族等10余个少数民族。人口整体呈现出教育水平不高、老龄化程度较重的特点。
2.5巴州交通网络
巴州地处川渝结合部,区位优势明显。公路网密布全境,国道、省道纵横交错。铁路方面,巴州境内贯穿京昆、广成两条国家干线铁路。航空方面,巴州拥有一个通航地级机场。水运方面,长江干线和嘉陵江支流纵贯巴州境内。综合交通网络日益完善,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2.6巴州经济发展
改革开放以来,巴州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。2021年,巴州GDP突破3000亿元大关,同比增长8%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80%。工业方面,装备制造、石化、建材等支柱产业不断壮大。服务业方面,现代物流、旅游、金融等行业蓬勃发展。农业基础依然雄厚,粮食、经济作物产量居川渝前列。未来,巴州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快培育新动能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3.涪陵郡的区划及特色
3.1涪陵郡行政区划
涪陵郡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山区,是一个历史悠久、文化深厚的地区。涪陵郡下辖8个县级行政单位,分别是涪城区、梁平区、垫江县、武隆县、丰都县、开州区、石柱县和彭水县。这些县市区域辽阔、地势复杂,互有差异,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。
涪城区作为郡政所在地,是涪陵郡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它历史悠久,城市建制可追溯到唐代,素有#34江南小城#34之称。区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,是涪陵郡乃至整个川东北地区最为重要的城市。
梁平区地处川东北山区腹地,东邻重庆,西连涪城,素有#34小巴山#34之称。地势崎岖,山川秀美,是涪陵郡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。区内拥有众多古迹和自然遗产,如古战场遗址、藏族文化景观等。
垫江县位于涪陵郡西南部,地处长江流域,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县级行政区。其工业基础雄厚,有机械制造、电力、化工等主导产业。同时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,如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。
武隆县位于涪陵郡西北部,地处武陵山区腹地。这里山清水秀,是涪陵郡重要的生态涵养区。武隆素有#34山水门户#34之称,拥有众多国家5A级旅游景区,如武隆仙女山、天坑地缝等。
3.2涪陵郡地理环境
涪陵郡地处四川盆地东北缘,属于山地丘陵地貌。境内地势复杂多样,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。西部多为高山峻岭,中部为丘陵盆地,东部为平坦宽阔的盆地。主要河流有长江、涪江、乌江等,水资源丰富。
气候方面,涪陵郡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。年平均气温16-18摄氏度,无霜期长达280天左右,自然条件优越。
3.3涪陵郡自然景观
涪陵郡境内自然风光秀美,被誉为#34小江南#34。这里山川秀美,气候宜人,是著名的国内旅游胜地。
值得一提的有武隆天坑地缝,为世界最大的喀斯特洼地群,气势磅礴奉节三峡大坝及其库区,堪称三峡地区最美丽的景观梁平大宁河谷,蜿蜒曲折,风景如画。
此外,涪陵还有许多名山大川,如武陵山、巫山、长江等。这些地方自然风光秀丽,雄奇壮美,给人以视觉冲击和精神愉悦。
3.4涪陵郡重要城镇
涪陵郡有多个重要的城镇,它们各具特色,对当地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。
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涪陵城、梁平城、武隆城、开州城等。
涪陵城是涪陵郡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,历史悠久,人文荟萃。这里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,如古战场遗址、三国时期的刘备故居等,深受游青睐。
梁平城坐落于巫山脚下,环境优美,是涪陵郡重要的旅游城市。这里有众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,如大宁河谷、藏族文化村落等,吸引了各方游。
武隆城位于武陵山腹地,是著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所在地。这里有众多世界级景观,如天坑地缝、仙女山等,是当之无愧的#34山水门户#34。
开州城位于长江流域,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。这里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,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遗产,是涪陵郡另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。
3.5涪陵郡经济产业
涪陵郡地处山区腹地,资源丰富,
第139章 州郡-巴州-涪陵郡·汉玫(见解与大纲)(2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